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增长,普惠金融已经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迭代,普惠金融也迎来了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跨越的重要节点 —— 如何以“数智”力量打破服务壁垒?如何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薄弱环节?如何在风险防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掌握平衡?本次陆家嘴金融沙龙,将以“数智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普惠金融新生态”为主题,邀请多位重磅嘉宾展开深入探讨,敬请期待!
主题演讲:数智驱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行长韩国强指出,普惠金融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动力,重点应在六个方向持续发力:一是用数理念上强化精准应用,整合多维数据打造数据资产;二是产品创新上强化问题导向,破解小微融资痛点;三是场景建设上强化系统集成,优化特定场景服务效能;四是金融管理上强化统筹兼顾,打造数字化经营平台;五是风险防范上强化人机协同,构建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六是协同联动上强化聚力攻坚,与高校、实验室共同合作。
展望普惠数智的下一步,韩国强提醒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标准服务与个性化需求之间,要”实现机控效率与人本温度共生;数据驱动与隐私保护之间,要构建知情、自主、可控的数据使用机制;金融创新与金融治理之间,要以科技伦理审查和合规治理守正向善、公平普惠。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副行长张春胜表示,要把数智化当成普惠金融突围的“钥匙”,围绕产品、流程、生态三条线做文章:精简产品矩阵,利用大数据主动授信,让“小微、科技、外贸、三农”客户迅速匹配到额度;把开户、申报、质检搬到线上,优化体验、瞬时响应;再把触角伸到园区、商会,快速触达更多长尾客群。眼下仍受风险收益倒挂、“股、贷、债、保”联动弱、数据孤岛等难题困扰,下一步期待用“技术驱动”打通数据,“场景赋能”深耕产业链,“价值共生”陪伴初创成长,从而立志成为客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期伙伴。
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晓峰表示,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初心是“扶小助微、撬动活水”,眼下正通过“模式—产品—服务”三端同步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增信解决方案。在担保模式上,既提额度、扩名单,把优秀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企业乃至涉农主体都纳入支持,又设科技专班,放宽条件,精准滴灌科创企业。担保产品则锚定“支早、支小、支科技”,推进产品创新、打造融资服务平台;携手各方资源,升级外贸“信保+担保”组合,并试水区块链“担保贷”新场景。在服务层面,全天候热线、营商环境专班、市区联动的“直保+再担保”体系齐上阵,续贷门槛再放低,让小微敢贷、愿贷、能贷。
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丁涛表示,公司围绕现代制造、物流、能源三大产业,搭起“普惠租赁+绿色租赁+设备租赁”的业务框架,用“鑫光租”“鑫科租”“鑫易租”三款产品精准对接分布式光伏、科创企业和长三角制造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客户经理驻点、标准化小额授信、多元渠道共建,把服务嵌进产业生态;再用“一二三”流程——一周完成现场尽调、两周完成授信审批、三周完成签约放款——把融资时效写进承诺。设备租赁以实物资产为锚,既破解小微信用弱、资金挪用难题,又成为平衡“普”与“惠”、风险与效率的核心抓手。风控层面,用投行思维叠加下游订单验证,动态匹配初创、成长、成熟期产品;同时推出“租团”模式,与中小金租联合领投,分散集中度风险,共享专业资源,携手深耕技术普惠与民生数字化,让普惠金融真正落地开花。
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高级专家兼上海市科技分公司总经理黄子羿认为,普惠保险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新市民、农村群体保障缺口大,逆选择、数字化风控薄弱仍是痛点。他认为保险公司应通过产品创新助力科创融资、护航骑手等灵活就业人群,并借大数据迭代承保方案;线下网点适老化改造与线上小微理赔绿色通道应同步提速。下一步将升级“惠家、惠工、惠农”等个人产品,强化线上运营,优化中小微企业服务方案,并推动巨灾保险的落地。他呼吁社会多方共推普惠理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用专属普惠风控技术优化风险分散制度,通过政府引导撬动制度创新,让普惠保险真正成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
行业对话:从扩大服务覆盖到增强体系韧性: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探索
普惠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高效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推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其服务能力与广度?我国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的行业对话环节,将以“从扩大服务覆盖到增强体系韧性: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探索”为主题,着重探讨普惠金融服务壁垒突破、业务模式优化、数字技术赋能以及产品服务体系完善等核心议题。
对于如何平衡普惠金融的盈利性和功能性,张春胜认为,普惠金融要既“普惠”又“可持续”,核心是净息差必须跑赢不良率。银行一方面呼吁政策倾斜,另外需要行业自律,坚持长期主义;要强化数智风控——打通数据孤岛,用AI动态调准入、实时画像小微经营状况,提前预警风险;二是打造综合服务体系,深耕场景迭代模型、打通行内条线、打造普惠金融发展共同体。关于如何增强银行机构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他提出以供应链金融为主体,把普惠金融同科技、绿色金融结合,聚焦链上两端的科创企业;用“主体信用+交易信用+物的信用”三维风控,大胆授信;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让普惠客户真正“贷得到、贷得快、贷得省”。
关于如何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性和效率,朱晓峰认为要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来统计企业信息,再叠加政府、银行、第三方征信信息,给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做画像;同时把担保准入和审批规则嵌入平台,实现“秒批”“秒担”,大幅提升放款效率。对于如何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合力,他介绍了“银担合作”的三个模式:一是比例担保帮银行分担风险;二是系统互联实现信贷与担保数据共享;三是按行业、场景、供应链共创担保贷款产品。获客上,过去九成以上企业由银行推荐,现在担保机构建立白名单后,也把名单内的企业推荐给银行,形成“双轮驱动”。
对于金融租赁公司服务小微企业的难点方面,丁涛表示,相比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缺网点,获客难、成本高;客户存续期内需求变化快,资产难管。要破局,一是需要依靠股东背景、地域及专业差异聚焦特定客群;二是回归“融物+融资”本源,用产品和场景去做好模式的设计和风险的控制;三是希望未来与商业银行共享制造业设备保有量数据,帮客户处置闲置设备、减少损失。而提到设备载体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他认为以设备为抓手,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参与设备选型,避免企业盲目扩产;租后定期采集设备开工数据,实时监测运行效率,既提前识别风险,也为二次设备投放捕捉机会。
关于如何用技术手段推动普惠保险业务发展,黄子羿认为,普惠保险面向的客群大、面广且区域分散,过去靠人工展业难以覆盖,如今借助技术实现了突破:通过将医疗、行为、出行等多维大数据整合进产品设计,能够精准刻画风险画像,开发出更贴合不同人群需求的条款;在承保环节,自动化核保引擎对标准化、共性风险实现“秒批”“秒核”;理赔端则依托线上理赔平台实现“秒到账”,客户体验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步提升。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普惠保险的覆盖面的问题,他认为要在外部与政府项目、行业组织、平台渠道合作,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在内部要发挥网点的优势作用,普及金融知识,让保险触达更多人群。
来自银行、保险、担保、租赁不同金融机构的资深专家们在本场陆家嘴金融沙龙中围绕普惠金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至今的成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对未来数智化赋能下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构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共享了宝贵智慧。
“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系列活动将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本场沙龙详细内容,敬请关注第一财经频道7月26日21:00、7月27日13:20播出的电视节目:《数智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普惠金融新生态》。
第一财经
相关阅读为助力两大中心建设,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1期活动将于7月26日如期举行。
22 昨天 11:18第十九期陆家嘴金融沙龙以“从‘输血’到‘造血’——构建赋能中早期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新生态”为主题,邀请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展开精彩交流和深入探讨。
40 07-18 12:25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核心议题的当下,绿色金融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更是肩负着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重要使命。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十八期围绕“全球协同与创新驱动:共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新生态”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多位业内资深人士从国际视野、本土实践、科技赋能等维度,分享了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刻洞察。该期金融沙龙的电视节目7月12日21点在第一财经频道播出。
45 07-10 17:16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政府投资基金在这一过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长期布局、长期思维让政府投资基金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基础科研到产业线等关键路径打通?如何使得政府投资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次陆家嘴金融沙龙,将以“战略引领 耐心资本 —— 政府投资基金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邀请多位重磅嘉宾展开深入探讨,敬请期待!
51 07-05 12:19本期沙龙以“全球协同与创新驱动:共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新生态”为主题,将于7月5日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举行。
64 07-04 13:5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股票配资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