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故事 王缉思 PDF电子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J0fMsC6lYpEEjhsBs0mOw?pwd=n273
提取码: n273
作者简介 · · · · · ·
王缉思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荣休讲席教授,中华美国学会荣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中国外交、亚太安全,著有《世纪政治的终极目标》《大国战略》《大国关系》《冷战后的美国外交》等。
目录 · · · · · ·
序言 冷战时代真的过去了吗?
第一章 冷战的缘起与过程
展开剩余80%前夜:雅尔塔开启的战后国际秩序
帷幕拉开:美苏互为主要对手
正式开始: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冷战前传:双方的敌意与势力范围划分
阵营形成:凯南的“遏制”与日丹诺夫的“两大阵营”
核威慑:冷战之所以没有成为热战
军事对抗:柏林危机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东亚(1):新中国成立与“一边倒”政策
东亚(2):冷战背景下的热战
松动: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调整与美国的回应
危险的赌博:古巴导弹危机
“准冷战”:冷战格局下的中苏论战与冲突
战略平衡:美苏热线与缓和
新格局: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二章 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与分裂
美国的反共主义
美国的种族问题与冷战
美国的“反文化运动”
冷战刺激下的美国经济与技术创新
旧金山和约与日本的经济崛起
德国的重建
保住大国地位的英国与法国
欧洲一体化
赫鲁晓夫的改革
僵化的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民族分裂的前兆
剧变前夜(1):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
剧变前夜(2):匈牙利、东德与保加利亚
剧变前夜(3):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与罗马尼亚
第三章 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革命与局部战争
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
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中东战争
石油危机
伊朗伊斯兰革命
印巴冲突
苏联与阿富汗战争
非洲的冷战与热战
“东亚四小龙”与东盟
美国对拉美的影响与干涉
古巴的革命输出与拉美的社会主义试验
柬埔寨内战与中越关系
第四章 冷战的尾声
国际结构的变化与全球化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
里根的改革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美国凭借优势发动“新冷战”
冷战落幕的先声:美苏“新缓和”
单极世界的雏形:从阿富汗撤军到海湾战争
中美苏大三角(1):美国与中国交替成为“顶角”
中美苏大三角(2):在苏联剧变下无疾而终
铁幕消失:“柏林墙”倒塌与德国统一
转折与高潮:东欧剧变
冷战的落幕(1):苏共倒台
冷战的落幕(2):苏联解体
冷战的终结:几家欢喜几家愁
冷战的代价: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
第五章 冷战与世界思潮、文化和科技
冷战与民族主义
冷战与社会主义
西方自由主义的潮起潮落
全球化与文化多元主义
“人心之争”:生活方式与文学艺术
罗马俱乐部报告与环境主义的兴起
冷战背景下的技术竞争与合作
“文化冷战”与对立的宣传
第六章 冷战的续章与反思
美国的“同盟体系”
“好国家”与“坏国家”
日益突出的身份政治
席卷全球的“民主化浪潮”
历史没有终结
命运多舛的乌克兰
走向“新冷战”?
附录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书目
发布于:广东省股票配资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