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二局参与投资建设的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取得重大进展:横跨湖北省第三大湖泊——斧头湖、全长8.3公里的钢栈桥实现精准贯通。这座目前湖北省在建最长的钢栈桥,成功跨越宽阔湖面,为后续控制性工程斧头湖一号高架桥主体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武汉都市圈环线建设啃下了一块“硬骨头”。
该钢栈桥总长8.3公里,使用钢材达3.7万吨,整体规模创下省内同类工程纪录,其建设过程直面多重严峻挑战:项目位于斧头湖二级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要求极其严格;湖底地质多为软基,承载力不足;同时涉及大规模、多工序的复杂交叉施工组织。克服这些难题,成为工程推进的首要任务。
创新攻坚,技术赋能天堑通途。面对复杂环境,建设团队突破常规,首创“以直代曲”柔性设计,通过212座支栈桥的精密调校,同步实现了平面曲线与纵向高程的高精度控制。针对深水软基,创新应用深桩防腐工艺,确保入土钢管桩能有效抵御水位变化冲击。采用轻量化组合结构(钢管桩+型钢横梁+贝雷梁),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智能化监测系统则对总计3.7万吨钢结构的焊缝质量和螺栓紧固度进行全程动态监控,确保工程品质。
守护碧水,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水源保护是项目不可逾越的底线。施工中,项目严格落实“三级防护”体系:布设围油栏严防油污扩散,架设防漏网拦截固体垃圾,使用沉渣箱确保施工泥浆100%回收利用。在钢栈桥入口处设置自动洗车池,防止将渣土带上桥面;安排扫地车对桥面进行每日清扫,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采取护筒串联防渗漏、密闭运输车辆防撒漏、引入第三方机构全程水质监测等组合措施,实现了施工期间斧头湖水质稳定达标,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始终。
服务大局,畅通都市圈发展动脉。此次钢栈桥的顺利贯通,为武汉都市圈环线控制性工程——汉南长江大桥的主体施工扫清了关键障碍。作为《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整体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武汉绕城高速与城市圈环线之间的路网空白,极大完善“一小时通勤圈”核心架构。这不仅直接便利沿线居民出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增添新动能,更对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龚德锟 陶欣 沐星)
股票配资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