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踪了7年的肖华终于出狱了。许世友一见到他,就哭了起来,说:“肖主任,你冤枉啊!”
【深受众人喜爱的军队精英】
肖华将军出生于1916年,江西兴国。小时候大家都叫他肖华。他12岁那年就加入了共青团,并且还参与了兴国起义,真是个勇敢的少年。到了13岁,他就已经当上了兴国共青团县委书记,真是年少有为。
1930年,毛主席带领红军来到了兴国,开办了一个培训干部的土地革命班。当时,肖华只有14岁,是班里最小的学生。可以说,是毛主席引导肖华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他的第一位引路人。
一次,毛主席去检查青年团的工作情况,14岁的肖华回答得很流畅,毛主席特别喜欢他。让毛主席更惊讶的是,肖华他们几个带头,兴国县的青年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十几个人壮大到了上千人,还在全县建起了团委和支部。肖华说完他们的工作后,毛主席特意叫人买来饺子,对肖华说:“我请你吃饺子。”后来,毛主席还给兴国县写了一句:“兴国是模范”。
肖华加入红军和共产党后,按照毛主席的提议,他担任了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和特务营政委等职务。
毛主席把肖华介绍给红四军政委罗荣桓时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干出大事业。”毛主席对肖华的评价非常准确。那时,肖华还没满15岁,就已经担任了红四军军委的青年委员,负责全军青年的工作了。
罗荣桓为了让肖华多历练,就把他安排到特务营当连级政委。肖华一到连队,那个比他大很多的连长,就直接对他说:“以后你就听我指挥。”肖华年轻气盛,根本不怵,反问道:“我是政委,有决策权,怎么你能说了算呢?”老连长一听,觉得理亏,顿时没话说了。
对于肖华而言,罗荣桓大将军就像是他的“良师益友”。在肖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罗荣桓给予了他很多支持和鼓励。从中央苏区到山东根据地,他们一直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雨。王稼祥同志几次想让肖华去总政工作,但罗荣桓始终坚持不放,他说:“如果肖华走了,我可就少了个得力的帮手了。”这充分说明罗荣桓对肖华的重视,同时也证明了肖华的工作能力非常出色。
1933年9月,年仅17岁的肖华被任命为少共国际师的政委,带领队伍参与了广昌保卫战和石城保卫战等重要战役。这次任命是由周总理亲自决定的。在肖华即将上任之际,周总理特别叮嘱他:“年轻人领导年轻人,会让部队充满活力,你要好好努力。”
1934年,少共国际师改名为红15师,肖华和师长彭绍辉并肩作战,带领队伍连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为中央军委纵队赢得了宝贵的掩护。在湘江之战中,红15师真是拼尽全力,打得非常英勇,但损失也很大。最后,他们不得不取消了番号。之后,肖华又接过了红二师政委等重要职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肖华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政训处的副主任,当时罗荣桓是主任。不久后,他又被提升为343旅的政委。那时,肖华只有21岁。
在肖华37岁的时候,他遇到了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人,这个人后来成了他的终身伴侣王新兰。
抗战全面打响后,四方面军的宣传队里,有部分队员收到了要去红军大学深造的消息。在往延安赶路的时候,他们碰上了山洪暴发,把路都给冲没了。这时候,擅长跳舞的王新兰,就在路边给大家表演起了舞蹈。说来也巧,陈赓和肖华刚好经过这里。陈赓跟王新兰挺熟的,平时也喜欢逗逗她,就让她再多跳几个舞。王新兰也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反过来跟陈赓说,要他开车送她和宣传队的伙伴们去延安。
肖华站在旁边,一眼就被那个既年轻又漂亮,既能唱歌又能跳舞,嘴巴特别甜的小姑娘给迷住了。回到家后,肖华满脑子都是那个小姑娘的身影,想了又想,最后决定把心意告诉罗荣桓。罗荣桓一听,二话不说就当起了两人的媒人,帮他们牵起了红线。
肖华特别受毛主席的喜欢,连他的婚姻大事,毛主席都记挂在心。有一天,毛主席在延河边散步,正好碰到了王新兰。王新兰当时有点愣住了,没想到毛主席就像见老朋友一样,直接问她:“你就是王新兰啊?”这让王新兰感到又惊喜又意外。
之后,肖华去了山西的八路军总部。毛主席觉得这对恋人分开太可惜了,于是特意给肖华发了电报,让他在那儿等着王新兰。同时,他还安排人把王新兰送到山西,让她和肖华团聚。
离开延安时,115师的师长林彪找上了王新兰,然后从口袋里掏出20块钱给她。要知道,那时候连高级干部一个月才挣5块钱,所以这20块钱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王新兰一个劲儿地推辞,说什么也不肯要。但林彪硬是把钱塞到她手里,说:“路还长着呢,啥情况都可能碰到,我这会儿用不着。”
年轻时,肖华在军营里简直就是个受人宠爱的风云人物。
肖华表示,关于七道江会议的描述并不准确。
抗战结束后,肖华带着队伍坐船来到了东北,占领了南满的领土,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根据地。接着,他成为了南满人民自卫军的司令员和政委。不过没多久,陈云和肖劲光也被派来南满主持大局,肖华就退居二线,担任副手。
南满这个地方在东北非常重要,但那时候肖华手头只有两个纵队和两个单干的师,加起来也就四万人左右。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国军整整十万大军。这样一来,到底要不要死守南满,就成了当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肖劲光一到南满地区,立刻决定要坚守南满,但肖华却认为应该撤退到东满去。两人意见不一致,南满地区的干部们就召开了一次著名的会议,称为“七道江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陈云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必须守住南满地区。
会议结束之后,陈云对肖华说:“你刚才提出的转移建议,我可以去跟林彪汇报一下。”肖华连忙摆手:“不用了,大家的想法都已经一致了。”肖华在这件事上,确实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考虑的是整体利益,还促进了大家的团结。
后来,七道江会议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攻击和诋毁肖华,这让肖华感到非常苦恼。在他生命即将结束时,妻子王新兰问他有没有什么遗言,肖华回答说:“七道江会议的真实情况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这说明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后来,他和肖劲光将军一起指挥了长春那场大战,还成为了四野特种兵纵队的负责人和第13兵团的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肖华被分配到解放军空军担任政委,与刘亚楼一起负责组建空军。不久之后,他又被调到解放军总政治部,担任副主任的职务。
1955年,肖华38岁时就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称号,同时他还荣获了三个重要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因此,他成为了当时解放军中最年轻的上将。
【叶群为何要针对肖华?】
1967年,一首气势宏伟的《长征组歌》在中国的大地上广为流传。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总政治部主任肖华面临了从军和入党以来最严峻的一次挑战。
那一年,因为叶群等人煽动,肖华遭到了造反派的胡乱指责和斗争。就在那年的3月3日,造反派开了一场大型会议,参会的有6000多人,专门用来批判肖华,他们还说要彻底把肖华整垮。
总理一听说这事,立刻赶到了现场。他向那些闹事的人讲述了肖华将军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经历,从早上九点讲到了中午十二点。
总理很生气地说道:“各位,谁对肖华了解得比我还多?我从小看着他长大,他穿衣都费劲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毛主席亲自选中他,对他既信任又栽培,还是他的老师呢。从一个小孩子做起,到后来当上总政治部主任,这几十年,他一直在毛主席身边战斗,总是冲在最前面。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反对毛主席和党?你们会唱《长征组歌》吗?你们能创作出《长征组歌》吗?没有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根本写不出来。我每一段《长征组歌》都会唱,你们凭什么说它是害人的大毒草?”
肖华究竟做了什么让林彪和叶群不满呢?这事确实挺复杂的,但有几个要点需要提及。首先要讲讲那些重要的事情。
1966年8月,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林彪突然被提升为中央副主席。他上台时说了几句话,大致意思是:最近我心里挺不舒服的。我觉得自己干的工作和自己的能力不太匹配,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总担心会出问题……中央安排我这个职位,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几次推辞了。但现在主席和中央都决定了,我也只能听从党的安排,尽力做好。同时,我也随时准备着,如果有一天有更好的人选,我就愿意让位。
实际上,林彪并不打算随时准备让位,他常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拉拢自己的人,并试图通过接班人的事情来测试大家的真实态度。在会议上,肖华让林彪和叶群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表示自己“不了解内情”,所以没有表态支持林彪。会议结束后,叶群立刻找上了肖华,质问他说:“你是老一军团的人,这种关键时刻,你怎么能在这些问题上保持沉默呢?这可是关乎你对党的立场的问题啊。”
看到叶群把“怎么看林彪”和“怎么看党”混为一谈,肖华没法直接反对,只能模糊地说:“这是我没留意到。”这一幕让林彪和叶群看在眼里,他们觉得肖华和黄、吴、李、邱这些人不同,他并不是站在他们那边的。
有一次,在准备军事博物馆的展览时,肖华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一幅名叫《井冈山》的画撤了下来,画中林彪站在中间。叶群听说后特别生气,马上跑去告诉了林彪。
林彪对肖华不太满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肖华和罗瑞卿关系很好。那时候,罗瑞卿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解放军总参谋长,肖华在处理事情时总是会找罗瑞卿商量。连他生病的时候,也特别交代总政的副主任刘志坚,有什么事多去问问罗瑞卿的意见。
后来,林和叶开始针对肖华采取行动,他们煽动一些激进的人制造混乱,搞得军队乱七八糟,差点让整个军队陷入瘫痪。在这期间,肖华好几次想去找林彪反映情况,但每次都被秘书拦下了。叶群还私下嘀咕:“咱们首长(林彪)就是故意冷落肖华,让他着急上火,军队里不管哪里出了问题,都得让他背锅,他想推脱也没门。”
在这么大的压力下,肖华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那时候,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假,毛主席回信说:别再折腾了,让他休息一下吧。要是真有啥问题,写个书面检讨,这事就算结束了。但7月25日那天,林彪还是喊出了要彻底打掉“总政那个狠地方”的口号。到了1968年,肖华突然被秘密地带到了一个离总政不远的小院子里,就这么神秘地消失了,整整7年啊。
毛主席特意邀请肖华参加天安门的观礼活动。
1974年9月29日,正好是咱们国家成立25周年的日子。毛主席拿到了上天安门观礼的领导名单,他老人家看了看,然后亲自拿起笔,在名单上加上了肖华和刘志坚的名字。因为这一笔,肖华再次回到大家的视线里。那年国庆节,大家茶余饭后最常聊的就是“肖华又出来了”这件事。
听说肖华刑满释放后,快九十岁的朱老总吩咐康克清给肖华夫妇打了个电话,叫他们来家里坐坐。等肖华到了,朱老总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一瞅见肖华,他赶忙迎上去,一把攥住肖华的手,认认真真地瞧了好一阵子。
朱老总连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他就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把肖华领进了书房,然后笑着说:“我这儿也没啥好东西给你,知道你爱读书,这些书你都拿去吧。”
肖华一听这话,眼泪就止不住了。朱老总接着说:“你拿去吧,我现在也用不着了。”
那时候,肖华被安排住进了京西宾馆。这消息一传开,他那帮老战友们纷纷跑来探望。许世友一见到肖华,眼泪就止不住了,直说:“肖老弟,你真是被冤枉了啊。”俩老战友就这么面对面站着,啥都不用说,心里都明白。
由于“四人帮”的干扰,肖华直到1975年才重新获得工作机会,担任军事科学院的第二把手。两年后,“四人帮”倒台,肖华被提拔为兰州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并兼任甘肃省委书记。
听说肖华要来这里工作,韩先楚司令员特别高兴,他以前的手下,特地跑去机场迎接。韩先楚记得,以前在四保临江时,他顶着零下几十度的寒冷,跑去肖华的指挥所汇报工作。肖华看到他只穿了单衣,冻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立刻把自己的短皮袄脱下来给他穿上。从那时起,两人在战场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到了和平时期,他们又在大西北一起工作,为西北的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
1983年接近尾声时,王新兰因心脏病发作住院。那时,肖华已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经组织批准回到了北京。他打算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再多做些贡献。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了,因为癌症已经严重扩散,逐渐侵蚀着他的生命。
股票配资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